当聚光灯聚焦在世界杯羽毛球赛场的明星选手时,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自掏腰包参赛的草根运动员。张羽毛球(化名)就是其中之一。这位来自中国南方小城的业余选手,用三年积蓄换来了站上国际赛场的机会。
张羽毛球打开手机相册,向我们展示了他2023年报名世界杯资格赛的转账记录——5.8万元人民币,相当于他做羽毛球教练20个月的存款。“交完报名费、机票和酒店费用后,卡里只剩832元。”他苦笑着回忆道,“但想到能和世界排名前50的选手交手,值了。”
“业余选手想打国际赛,要么有赞助商,要么有矿。我两样都没有,只有对羽毛球疯魔般的痴迷。”
为了备战世界杯,张羽毛球把训练强度提升到职业选手水平。每天凌晨4点,他都会出现在市体育馆的角落——那是他花800元/月租下的“VIP训练位”。场馆管理员老李说:“见过拼的,没见过这么拼的。有次他高烧39度还在练反手挑球,说不能浪费自费买的每一分钟。”
支出项目 | 金额(元) |
---|---|
报名费 | 28,000 |
国际机票 | 12,500 |
赛事指定酒店 | 9,800 |
装备损耗 | 5,200 |
世界杯首轮,张羽毛球0:2不敌马来西亚名将李梓嘉,但第二局拼到22-24的比分让现场观众起立鼓掌。赛后他在社交媒体发文:“自费参赛最大的收获,是证明普通人也有触碰梦想的权利。”配图是磨损严重的球鞋,鞋底用胶带缠了三层。
如今,张羽毛球的故事在羽毛球爱好者圈子里流传。有体育用品公司主动联系他提供装备支持,但他婉拒了:“下次世界杯,我想靠实力赢得赞助,而不是同情。”说罢又拎起球包走向训练场,背影融进晨光里。